陈贤旭博客
 
 Email: markchen999@hotmail.com;QQ:377285771;Cell-phone:13549680999
上一篇: 孔子人文主义对教育影响 下一篇:【实用英语口语】,陈贤旭主编,特优价10元。

      关于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思考
     “一撇一捺互支撑,一灵一肉相两成,一情一理为双翼,一言一行赖悟功。”这是著名特级教师赵谦祥先生对大写的“人”作的诗化般的诠释。
 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培养一个大写的“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一个灵与肉协调,情与理均衡,言与行统一的人。提倡以人为本,呼唤人性回归,体现了教育现代化的自由与民主精神。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教会学生做人,构建人的灵魂——人格精神。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树立并落实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呢?
     一、关于  “以人为本” 教育理念的解读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其根本所在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当我们将“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价值选择时,教育便具有了创造人的价值的意义。它以充分开发个体潜能为己任,以丰富的知识、完整健全人格的培养为目的。
      教育学中的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以人的发展特别是作为教育对象的具体的个人的和谐发展为根本”。如果说,人的本质力量是人的自觉自为,教育则凸现出对这个自觉自为生命体的不断生成与和谐完整发展的动力特性,这一特性要求我们今天的教育必须从传统的知识性教育向发展性教育转变。
 在传统的教育思想中,似乎知识多就意味着人的水平高、能力强。这一观点的缺陷表面上看是将知识的增长与人的发展相混淆,实质上是人性关怀的缺失。它将知识当作教育的目的,颠倒了知识与人的关系。虽然发展离不开知识,但正如经济的增长并不等于社会的发展一样,高分低能如同泡沫经济是我们的教育应当警惕的。
      另一方面,从理论上讲,“人的发展”是无法通过学校的教育而传播予人的,它必须通过知识的积累转化为能力的提高最后内化为素质而实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素质教育正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实践。
      可塑性是教育的前提,以人为本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并塑造人。当代脑科学的成果显示“最可塑的是人脑”。这一成果表明,作为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的神经元,在其生存过程中具有再生、改变结构和组合及调整其内部分子内容的能力和终身变化的动态特性,因而学习和接受教育应该是贯穿人一生的行为。正如教育专家所言: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
      不仅如此,人脑的可塑性还表现在人类智力发育48%与遗传基因相关,52%受环境的影响。如何使受教育者在好的环境影响下获得最大值?首先,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方法,诺丁斯的道德关怀教育理论认为所有的教育行为、过程与方法都应具有道德性,即关怀性,否则将不成其为教育。而关怀就既要考虑效果,但又不是功利的。在这一理念下,教育必须改变只见“学生”,不见“人”的状况。其次,教育又是对所有能促进人的精神全面发展的人类世代积累的文化的运用。也就是说,虽然教育的内容来源于文化,但它是对包罗万象的文化内容的一种选择,是对先进文化成果的运用。在学校这一具体环境中,学校文化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日益明显,校园文化尤其是大学文化是历史积淀和现实环境的产物,它以相对的独立性、自由性、创造性和包容性等特点,对学生产生着极大的影响。教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人被文化化,是将人类已经积淀的先进文化成果转化为个体内在力量,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文化的化人功能要求我们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增强学校文化建设的使命感。
       教育活动中的人是一个具有高度心理差异的在具体环境中生活的实体。教育的目的在于使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教育的责任在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但是,长期以来,中外教育界都存在着在规定的时间内,用统一的规则与模式对不同的个体进行“智商”测试,从而衍生出形形色色的智力测试与标准化考试等现象。针对这种“统一规划的学校教育”和“智商式思维”的测试体系,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的理论和“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教育”,从而引发了一场教育革命的浪潮。加德纳理论的核心之一是智力发展的多元性。他通过大量的实验构造了人的智力框架,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语言、数学逻辑、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关系及自我认识智能7个方面的智能组成,大多数人具有完整的智能,而每个人的认知特征又显示出独特性,这种种智能对于每个人所拥有的量是不同的,其组合方式也各有特色。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尊重人就要尊重并合理地引导每一个人的个性和差异性,我们的教育者首先不应该从统一的教育目标出发来评价学生,而应走进千差万别的人的世界,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和弱势领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的多元途径,在发掘优势智能领域的同时,帮助他们将优势智能的特点向弱势智能领域迁移与渗透,从而使自己的弱势智能领域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以开发潜能来发展个性,就能实现教育面前无差生,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是潜在的天才的教育目标。
二、在教育实践中,如何树立并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树立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要的是把学生看成发展的人来对待。既要考虑发展中的师生关系,又要考虑发展中的学生差异,更要关注学生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要允许和引导学生发展的多元化。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着重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多理解尊重学生。
      人人生而平等,每个学生都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不管他是优生,还是差生。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我们自身之外的一个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人。就家长而言,儿女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就教师而言,学生不是自己的附庸。我们要讲平等尊重,不讲师道尊严;要讲理解引导,不讲包办代替、强制命令;要讲师生互动,不把学生当作知识填充的容器。我们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隐私,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在学习的征途上做学生的朋友,做学生的伴游。
      人与人之间受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各自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和多样性。我们要正视这种合理性和多样性,做到“目中有人”,这个“人”不只是优生,也不只是差生,而是全体,要把慈爱的光辉洒遍每个角落,要把知识的种子撒播在每一片土地,让学生享受到教育公平的幸福,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人都有被理解、尊重和肯定的心理需求。我们老师要放下架子,站在学生中间,既当指导者,又当学习者,了解学生身心状况、学习状况和生活状况,研究学生个性特征和心理需求,倾听学生心声,以心搏心,以情换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感受学生的悲欢离合。
      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意愿,体现自身价值的要求。我们老师要为学生确立一个高尚的人格目标,引导他们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知识渊博的人,能力全面的人,心理健康的人,培养他们成为一个遵纪守法,于国于民有益的人,实现他们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人生目标。
      人有灵感,有直觉,灵感和直觉来得突然,有时最为可靠,又说不出道理。为此教师要宽松平和地对待学生,并加以引导,不要用冰冷的逻辑窒息创造的火花,不要用唯一的标准答案去禁锢学生的想象,不要一口否定,甚至加以斥责。
     (二)、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多关心爱护。
      未成年人身心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教师要注意抓住他们各个成长阶段的生理、心理、学习方面的特征,分阶段、有步骤地循循教导,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同时注意学生“抗干扰”、“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走出失败,走向成功,成为“小大人”,形成健全独立的人格。
      未成年人可变性,可塑性最大。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去评价学生的成长,而不能用成人的眼光衡量学生,不把成人的标准强加给学生,不唯分数论人,不以一两次错误对学生有偏见,要对学生寄予无限的希望,多欣赏学生,多鼓励学生,鼓励他们超越自我,超越老师。 “弟子未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青出于蓝胜于蓝”,就是是人类智慧发展规律的总结。
      未成年人身体发育不健全,心理不成熟,特别需要关心爱护。教师应该以平和、愉快、友好和鼓励的方式,象慈母对待孩子一样热爱学生,倾注全部的热情。著名特级教师斯霞将自己七十多年教师生涯的经验概括为四个字:童心母爱。也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未成年人正在逐步走向成熟,逐步走向生活,逐步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人。教师要教会学生做自己的主人、班级的主人、国家的主人。就学生个体而言,要引导他们分阶段制订德育目标、学习计划。就班级管理而言,要引导他们民主协商,制订适合班情的制度,教会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学会学习,实现真正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同时让他们明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做一个与时俱进、和谐发展的人,让他们为走向生活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人做好准备。
     (三)、辨证地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异,多宽容锤炼。
      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的不完美,其实是符合辩证法的。教师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既要一分为二地看,更要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学生以自尊,给学生以自信,给学生以希望的曙光。
      不完美的人,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往往是差异才见个性,差异才见特色,差异才见生动。教师要正确地看待差异,因材施教。这里的“材”泛指每个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生理、心理、接受知识的各种能力、思想品德修养和锻炼身体与卫生保健习惯等各方面的不同特点。教师要针对学生这些不同的情况,施以不同的教育。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特别注意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和才能施以不同的教育。有一次子路问他:“听到了就应该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不向他们请示才行动起来呢?”冉求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听到了就应该行动起来。”公西华对孔子回答同一个提问答案不同大惑不解,并提出疑问。孔子说:“冉求遇事胆怯退缩,因此要鼓励他。仲由急躁过人,因此我要约束他。”我们针对不同性格特征的学生,也应该采取灵活而有原则的教育方法。一般说来对具有自卑感或自暴自弃的学生,教师不应过多使用苛责,应当通过启发、暗示、表扬等让他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能力,增强信心;对于自尊心强或自高自大的学生,教师就不要一再夸奖,但批评时要顾及情面,留有余地,同时抓住上进心,设法使他在学习中看到缺点和不足,以便虚心上进。对于脾气犟的学生要心平气和,避免顶牛;对淘气学生不能过于迁就和温存。
      人的不完美,还表现在个体智慧素质的差异。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强势智慧,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成才。《重建多元智慧》的作者认为:现代人类有八种半智慧。有的人语言智慧是强势智慧,有的人逻辑数学智慧是强势智慧,有的人音乐智慧是强势智慧,有的人肢体动作智慧是强势智慧。有的人视觉空间智慧是强势智慧,有的人人际交往智慧是强势智慧,有的人内省智慧是强势智慧,有的人自然观察智慧是强势智慧,还有半种智慧是人的存在智慧。人需要发现自己的强势智慧,而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强势智慧,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让每个学生各显所长,让七十二行,行行都有他们智慧灵光的闪烁。
      人的不完美,还表现在易犯错误。许多学生犯错误,往往是出于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好奇心或其他心理原因,而不是品质问题。学生出了问题,教师要认真分析,积极引导,不要不问青红皂白横加指责,痛下杀手。老师要最大限度地克制、理解、宽容、善待学生。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小时候曾偷偷地杀死了校长家的狗,这在西方是难以原谅的错误。但是校长对他的惩罚是:画出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正是这个包含宽容、理解的心使他爱上了生物学,并因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获得了诺贝尔奖。宽容不是迁就,更不是放纵,而是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学生,用有效的方式去引导学生。要杜绝学生犯错误,教师要善于观现象,看苗头,有预见性,措施落实在前,防患于未然,要做一个“预防站长”,不做一个“救火队长”、
      人的不完美,有时也表现在人格上有缺陷。教师对有人格缺陷的学生进行教育要注意情理结合,首先要分析导致人格缺陷的原因,是教育方法不当,还是家长行为不正,或是教师的歧视,找到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制订教育策略;其次要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听其言,观其行,逐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总之,以人为本的教育,要创造宽松、民主、和谐、自由的育人环境,要尊重人、理解人,弘扬人文主义精神,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新,成为新型的高素质的人才。
 

点击这里获取该日志的TrackBack引用地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关于本文

您正在阅读的是:关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思考
chenxianxu 发表于:2011-12-6 21:28:8
分类:感悟随谈
关键词:
  陈贤旭,男,1966年出生,湖南浏阳人,教育学博士。
  1993年创办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并连任12年院长;2005年5月作为特殊人才调入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工作;2013年起先后借调到国家教育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家教育部政策法规司等单位工作,参与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专题调研及课题;担任法律英语证书(LEC)全国统一考试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曾获浏阳市十佳青年、浏阳市十佳青年创业奖等荣誉并兼任浏阳市政协常委、浏阳市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务。
  专著《实用英语口语》2006年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论文《以价值为基础的职业技术教育原则模式演变》《职业养成理论与课业规划》在国家核心期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上发表。

博客作者


最近发表

最新评论及回复

最近留言

控制面板

Search

网站分类

文章归档

图标汇集

欢迎您登录我的博客,愿与您交流学习并成为您真挚的朋友! Email地址: markchen999@hotmail.com; QQ:377285771;电话:13549680999